膳食纖維食物有哪些?好處、功效,攝取建議一次看懂!

膳食纖維食物有哪些?好處、功效,攝取建議一次看懂!

謝茵如 營養師/撰文

你知道嗎?台灣人每天膳食纖維的平均攝取量僅約15克,遠低於衛福部建議的每日20~38公克(根據年齡、性別及身體活動量而異)。乍看之下好像沒什麼的「纖維缺口」,其實可能是造成便祕、腸道菌相失衡,甚至代謝性疾病的隱形關鍵。

本篇文章將帶你認識膳食纖維的種類、健康益處,並提供簡單實用的飲食建議,讓你從此不再為「便祕怎麼辦?」煩惱,輕鬆打造真正的高纖飲食生活!

什麼是膳食纖維?

「膳食纖維(Dietary fiber)」是植物性的食物中無法被人體消化酵素分解的碳水化合物,進入大腸後,有一部分可被腸道菌發酵利用。對健康的影響絕對不容小覷!膳食纖維可以分成「水溶性膳食纖維 (soluble fiber)」及「非水溶性膳食纖維(insoluble fiber)」:

  • 水溶性膳食纖維:

水溶性膳食纖維是可以溶於水、形成凝膠狀物質的天然成分。這種纖維在體內會吸收水分,幫助延緩胃排空時間,可以提升飽足感,也有助於穩定餐後血糖。它還能與膽汁酸結合,幫助降低血液中的壞膽固醇(LDL-c)。此外,水溶性纖維可作為益生菌的食物,幫助維持腸道菌相平衡。

日常生活中,我們可以從許多天然食物中攝取水溶性纖維,例如蔬果、菇類、燕麥、豆類,甚至海藻類也富含這類纖維。

  • 非水溶性膳食纖維:

非水溶性膳食纖維不溶於水,進入腸道後能吸水膨脹,可以幫助腸道蠕動,促進排便順暢。對於有便祕困擾的人來說,攝取足夠的非水溶性纖維能有效縮短糞便在腸道停留的時間,幫助毒素與廢物更快排出體外。

非水溶性纖維主要存在於全穀類(像是糙米、燕麥、玉米)、豆類、堅果種子,還有蔬菜的莖葉部分和水果的果皮中。

膳食纖維的功效幫助

  • 排便順暢

膳食纖維能增加糞便體積及水分、刺激腸道蠕動,有助於規律排便,降低便祕機率。高纖飲食可顯著改善慢性便秘症狀,特別對年長者與久坐族群有益。

  • 調節腸道菌叢生態

人體腸道由約 100 兆個微生物組成,而這些菌群的多樣性與平衡,是維持正常生理功能的基礎。健康的腸道菌相與免疫系統、代謝機能、食慾調控,甚至情緒穩定都有關聯。

膳食纖維不僅幫助調整腸道菌相,還可能對維持腸道屏障功能與整體結腸健康發揮保護作用,也能促進有益代謝物的產生。這些代謝物能進一步強化腸道健康、支持免疫與抗發炎反應,對我們的整體健康與福祉扮演關鍵角色。

  • 控制血糖與代謝健康

膳食纖維可延緩碳水化合物吸收,過去研究發現高纖維飲食與胰島素敏感性的改善之間存在關聯。

  • 幫助心血管保健

攝取足量膳食纖維對心血管健康有明顯幫助,可以降低膽固醇與LDL-c,抑制TMAO等心血管風險因子。過去研究顯示,膳食纖維攝取,與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的顯著降低有關。

日常生活中該怎麼吃?高纖飲食全攻略

  • 主食換成全穀類,纖維攝取多多

想攝取更多膳食纖維,從主食著手最有效!未精製的全榖雜糧類保留了外層的麩皮與胚芽,取代白飯等精緻澱粉可以攝取更多膳食纖維。

  • 蔬菜水果要吃夠

蔬菜水果是膳食纖維的重要來源。建議每天至少要吃三份蔬菜與兩份水果。

一份蔬菜=煮熟後約半碗。

一份水果=約一個拳頭大小。

  • 優質的植物蛋白質攝取

黃豆及其製品(如豆腐、豆干、豆漿)不僅是優質植物性蛋白來源,也富含可溶性與不可溶性膳食纖維,有助維持腸道菌相與代謝健康。

  • 吃適量的堅果種子

堅果(如杏仁、腰果)與種子(如南瓜子、芝麻)除了提供油脂,也含有膳食纖維與多酚類。

結論

膳食纖維不只幫助排便順暢,更是腸道健康、血糖控制與慢性病預防的重要角色。從今天開始,為自己與家人的每一餐加點「高纖食材」!

 

已加入購物車
已更新購物車
網路異常,請重新整理